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头条 > 庖丁解牛教案

庖丁解牛教案

时间:2021-09-24 21:28:15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内篇.养生主》。《庄子》又名《南华真经》。其与《道德真经》(即<老子>),被尊为道家开山奠基之作。“庖丁解牛”讲的是性命双修中的“养性”原理。因此放到《养生主》的开篇,“性”在先秦与“生”通用,《养生主》按照道学内涵,即《养性主》。即“养性”的关键要点。

  《庖丁解牛》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文本的研读,使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从而做到“踌躇满志”地为人处事。

  2、 结合文本虚构出庖丁的成长历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发掘本文的内涵,结合现实生活领会文本的深刻的含义,从中领悟出为人处事的道理。同时体会寓言的多义性。

  教学过程:

  一、 导语:我们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其中一次搬家就是因为孟子喜欢看邻居杀猪宰牛,孟母觉得没有前途,所以搬走了,古人重迁思安,那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的。可是庄子却能够把《庖丁解牛》作为他的代表作,让无数后人百看不厌,原因何在呢?

  二、 “一段表演”

  (一)总体来讲,就是标题中的“庖丁解牛”。

  (二)具体来看,作者是如何描写这段表演的?(投影仪展示)

  1. 动作描写:解、触、倚、履、踦。 (画面美)

  2. 声音描写 1)两个拟声词 砉、騞。

  2)两个比喻句 《桑林》之舞,《经首》之会。 (节奏美)

  3. 如果让你来写杀牛的场面,你会如何写?

  学生:牛惨叫,牛流血,牛那双浑浊的眼睛……

  教师:但是在庄子的笔下,庖丁解牛却只看到他和谐的动作,只听到他悦耳的刀声,丝毫不见血腥,牛是死得毫无痛苦,看的人得到的诗一种艺术的美感、快感。

  4 . 请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庖丁解牛的这段表演。

  出神入化(投影仪展示)

  5. 齐读第一段,体会这种出神入化的高超技艺。

  三、“三个阶段” 庖丁解牛经历了那三个过程才获得高超技艺?(投影仪展示)

  (一)齐读第三段。

  (二)学生自由翻译,提出疑难问题,共同探讨释疑。

  (三)找出三个过程:(投影仪展示)

  始解牛时:所见全牛

  三年之后:目无全牛

  方今之时:游刃有余

  (四)写这三个过程的目的是什么?

  庖丁之所以技艺逐渐成熟的原因是他“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是“悟道”的过程:

  不懂规律→认识规律→运用规律(投影仪展示)

  (五)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切中肯綮。

  四、重点探究第三段说理部分。

  本文体裁是寓言,故事本身倒是次要的,它背后反应的道理才是主要的,这也是寓言让人百读不厌的原因。

  (一) 齐读第三段。

  (二) 试将寓言中的概念与现实生活一一对应。(投影仪展示)

  1.庖丁——生活在社会中的人。

  2.牛——人生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3.刀——人的身心。

  4.刀刃——人强健的身体、富有才华与智慧的心灵。

  5.更刀——人的身心受到伤害。

  6. 硎——锻炼与学习(包括从书本中学习和从实践中学习)。

  7. 天理、固然——问题本身的特点与规律。

  8.有间——问题的解决途径与路子。

  9.技经肯綮、大軱、族——问题的棘手之处,解决问题的障碍。

  10.善刀而藏之——呵护保全自己的身体与心灵。

  (三)蔡志忠漫画《庄子》 引出养生之道

  (四)养生之道:人生活在社会中,就应当认识并掌握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并顺应规律,反复实践,避开各种矛盾,谨慎做事,善于藏锋,从而成功解决各种问题,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全自己的身心,游刃有余地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