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规划 > 扩招之后 路在何方

扩招之后 路在何方

时间:2020-06-05 10:44:24

2010年4月28日,对白云磊来说是一个让他终身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和同系的其他3名同学同巢湖一家报社正式签署了合约。放下笔的那一刻,他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意味着他将近半年的求职历程暂时可以画上了一个句号。

白云磊是安徽大学新闻系的一名学生,他们这一届有86名学生。自从今年1月考研落榜后,便加入了求职大军的行列。相对于班上其他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来说,他可谓是其中的幸运儿了。

白云磊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他所在的班今年的毛就业率是86%,比去年稍微高点。据了解,所谓的毛就业率包括每年考上研究生的和找到工作的学生数,今年他所在的班级考上研究生的有23位同学。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近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

虽然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我们应该看到,大学生就业难并非新问题,也并非金融危机的“衍生品”。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当今大学生就业真的像人们所说的那么难吗?

天之骄子也有烦恼

结构性过剩出难题

随着涌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找工作变得越来越难,而且逐渐波及到研究生和博士生。

有分析认为,高等教育过度扩招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有一定饱和度的。短期内扩招的学生数量超过市场吸纳量,就业难的问题就会凸现出来。过量的扩招虽然加大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同时也造成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部分学生毕业后,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

但问题的另一方面是,高校扩招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进入了大学的殿堂,“如果没有扩招,我现在可能正和同村的伙伴一样在广东打工,大学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白云磊说。

因此,客观地说,在多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高端人才“滞销”原因就在于资源错配,导致大学生“结构性过剩”。

市场供需有偏差

在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性制约因素在于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失衡,尤其是高端产业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发展严重不足。虽然中国目前被人们称为“世界工厂”,但主要是一些劳动密集型和低层次的产业,在消化、创新、发展方面努力不够。在世界各国,第三产业向来被认为是吸收大学生劳动力最强的领域,发达国家在第三产业中就业的大学生占到将近一半的比率。然而我国的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对技术的要求不是太高。因而对普通劳动者的需求旺盛,对高素质大学生吸纳能力不足。而新兴的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信息服务业等可以提供大量高端就业岗位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比重太小;且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高待遇,高福利的垄断性质使得这些企业设置的准入门坎相应的过高,应届毕业生很难进入,而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大户的中小企业发展则相对缓慢。

产业结构没有得到合理调整,当前的大学教育结构同样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高校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不配套。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已经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调整滞后,致使毕业生的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带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高校扩张后,一些学校甚至上报虚假的就业数字,在教学方式上则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象牙塔教育之困惑

大学生就业难的另一方面因素则是来自大学生自身的一些观念和素质问题。首先,有些大学生还不能抛下“精英情结”。“还有些应届毕业生受心态因素的影响,更多地选择留在省城,不愿意去地市就业,双重矛盾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对于一般的企业,更愿意要上手快,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而当前毕业生在文字功底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限制了就业领域范围的扩大”。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韩斌如是说。

大学毕业生普遍向往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和省城地区,政府为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但是这些对于大学毕业生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相对于东中部地区人才拥挤的现象,广大的西部地区人才缺乏和人才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在去年召开的上,甘肃代表提出的“人才流失问题”,成为西部地区干部、学者、学生、技术人员关注的热点。

已经在合肥报界工作七年的蒋勇,和白云磊一样都是安大新闻学院毕业的。她是大学扩招前的最后一批毕业的学生,虽然她毕业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出现端倪。但是,她还是幸运的,在投了十几份简历之后,最终被录用。进入报社之后,才发现大学教育与实际严重脱钩。

充实自己准确定位

当前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而韩斌则认为,这些政策往往是比较宽泛的,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应届毕业生刚走出校门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不应立即去自主创业。最好先找一份工作,着眼于短期经验的积累,熟悉一些行业的具体情况和积累一定的物质财富后,再出来创业。

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需要在校大学生在平时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打破专业限制的思维,涉猎范围广泛。同时注意考取诸如秘书资格证、广电资格证、驾驶证、英语和计算机等资格证书,在硬件上不断武装自己,提升应聘时的资本。“这些证书在大学生应聘过程中还是很有帮助的,毕竟它能反映一个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但是现在很多大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大学四年时间多读书,多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导致在招聘时竞争力不强,失去了就业的机会。高情商、勤奋的手脚和头脑、较为踏实的性格是决定你从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的资本。”韩斌说。

大学生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合理定位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同等竞争的条件下突出自己的竞争优势。无论是考研还是就业,都要沉下心去做,认清自己,找准定位,明确目标坚定地走下去。

和毕业生谈起就业问题时,韩斌经常用下面这句话来告诫他的学生:“你们不要太悲观,明确目标,坚定信念,不断完善自身条件,最终会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